
北京瑞光極遠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銷售熱線:010-51668966
24小時服務熱線:010-51668966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六街康得大廈
網站:www.wxyydpzs.com
雅安凸顯通信重要性 民用手機植入衛星通信正在實現
引言
從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因通信中斷而造成的救援不及時問題,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特別是認識到我國的北斗衛星系統在地震救援中發揮了巨大的通信保障作用,近日有媒體及網友呼吁普及衛星通信的民間應用,建立第一時間拯救生命的快速通道。
針對將衛星通信植入民用手機的可行性問題,記者采訪了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衛星定位總站主任,中國第一家北斗系統民用運營商和設備生產制造銷售商神州天鴻總裁陳新保先生。
震區通信設施易損壞,生命熱線難保障
在所有的自然災害當中,要屬強地震所造成的破壞性和危害性最大,特別是形成通訊設施破壞,通信中斷。極大的影響了外界救援的開展和信息的傳送。
雅安地震之后,三大運營商經歷了56個小時的搶修才基本恢復了震中地區的通信設施。
我們看看近幾年發生的地震災害對通信的破壞:
2001年6月秘魯發生8.1級地震,通往災區的部分公路因為山泥傾瀉受阻,通訊設施損壞,大面積通訊中斷,直接妨礙救援工作的開展。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達臘附近海域發生8.9級大地震引發印度洋海嘯給該地區的電信造成了很大破壞,震后,一度出現通信業務中斷現象。災難過后,全球電信界也向災區伸出了援助之手,南亞地區的電信業務才得到逐漸恢復。
2006年12月26日,在南海海域發生7.2級地震。受強烈地震影響,中美海纜、亞太1號、亞太2號海纜等多條國際海底通信光纜發生中斷,中斷點在臺灣以南15公里的海域,造成附近地區的國際和地區性通信受到嚴重影響。
同樣,5.12汶川大地震給災區通信系統帶來了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通信設施全部遭受摧毀,電報、電話、手機、互聯網,這些凝結人類百年心血的現代化通信手段,在大自然災難面前,喪失了它往日的魔力。汶川一時間成為信息孤島,給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通訊中斷直接影響了震區救災的開展,不能及時的為挽救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
固有通信中斷是必然,北斗衛星系統成救命關鍵
在特定時間、特定區域、特定條件下,現有的固網通信和移動網通信系統存在著必然的不足。固網通信線路易受損壞,移動網是由固網將若干座無線基站連接而成,同固網一樣易受損壞,還有基站斷電、受損而造成局部通信中斷,并且超負荷則堵塞而無法使用。
從應急救災通信全局而言,第一時間抓緊修復光纜依然為關鍵任務。但是在余震不斷情況下,這種既非埋地、又非架空的沿地臨時搭建的光纜往往極為脆弱,極易再次中斷。
所以,針對地震給通訊設施嚴重破壞,推進衛星通信系統的建設,在公眾當中推廣和應用普及是重要的課題任務。
在川西北通信信號遮蔽干擾嚴重的復雜環境中,美國的GPS只 能顯示終端位置信息而無通信功能,而衛星移動電話雖可實現語音通信,但不具備定位導航功能。2007年四川山區泥石流,兩名外國游客被困山區,他們使用的 GPS手機只能解決自己在哪兒的問題,卻不能將位置信息發送出去。如果他們使用北斗衛星系統手機,則可以向外界發送位置信息,并通過短報文通信尋求快速救 援。
在汶川大地震中,由于汶川災區地處山區地勢復雜,救援人員便攜式衛星通訊系統裝備的數量比較稀少,一時也來不及調運,這時,國產的“北斗一號”衛星導航系統,在抗震救災的初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斗一號”定位導航系統定位終端不但能夠隨時向基地報告自己的位置,而且還具有雙向通信的功能。現代通信中,衛星通信是無法被其他通信方式所替代的,現有常用通信所提供的所有通信功能,均已在衛星通信中得到應用。
此外,結合美國、日本等國經驗,普及移動通信的高精度定位LBS可使救災中心快速獲得每一求救者的精確位置與狀態。
走出衛星通信的認知誤區,民用手機植入衛星通信正在實現
由于目前衛星通信的用戶少,沒有大量的普及,通信資費標準也要高于常用的電纜通信、微波通信,是其資費標準的十倍乃至幾十倍,這和沒有做好衛星通信的宣傳和推廣應用、沒有發展公眾用戶市場有關。使公眾了解衛星技術的進步,改變片面認識的觀點開拓衛星通信市場最重要的一個責任。
特別是在現在地面移動通信和互聯網家喻戶曉、人人使用的情況下,對于衛星電話和衛星寬帶的 宣傳推廣、普及應用已經遠遠的落后于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速度,由此人們對衛星通信有一種“神秘感”,覺得自己的生活與衛星沒有多大關系,實際上,衛星已經 進入了每個人的生活,看的電視都是通過衛星傳輸的,衛星遠程教育、衛星遠程醫療、衛星導航定位都在為千萬大眾提供服務。
另外,由于對衛星通信技術發展和特點存在一些片面的認識,認為衛星通信的帶寬不夠,針對這個觀點,也可以認為在某種意義上是窄的,也許并不能同時提 供T級的帶寬,但是對于那些有大量國際業務的或者是作為重要通信需要補充的用戶來說,安裝一個衛星備份線路,在出現地面通信中斷的情況下,可以快速切換到 衛星鏈路上,如果可以在重點企業、核心業務部門以及地處山區偏遠的基層鄉鎮組織增加一套衛星寬帶設備,不但可以解決這種地震導致的大范圍網絡中斷,更可以解決由于地面寬帶故障、地面線路中斷、設備損壞等常見事故帶來的網絡故障,這在技術上并不是很復雜的,也不需要太多投資。
陳新保先生表示,目前我國針對北斗系統植入的民用手機也在研發中,距離上市并不遙遠,價格大致與市場上的普通中高端手機相當,將大幅降低衛星電話昂貴難普及的局面,為生命提供更多保障。
我們相信,在國家日益重視衛星通信技術以后,對我國衛星通信業務的民用和普及將創造有利的條件和空間,將推進我國民用手機植入衛星通信技術的健康、有序、快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