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瑞光極遠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銷售熱線:010-51668966
24小時服務熱線:010-51668966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六街康得大廈
網站:www.wxyydpzs.com
寬帶接入向民企開放 將引發新一輪價格戰
12月25日,工信部正式發布 《關于向民間資本開放寬帶接入市場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鼓勵民間資本以建設寬帶接入網業務所需基礎設施、與基礎企業開展合作并分享收益、租用基礎電信企業接入網絡資源等多種模式進入寬帶接入市場,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選擇更好服務。
目前,中國寬帶市場上除了三大電信營運商、廣電提供寬帶接入服務,鵬博士(旗下產品:寬帶通和長城寬帶)、方正寬帶等民營企業也在推低價寬帶。而且,打出了低價百兆光纖接入的口號。低價格、高速度,這是老百姓心中最為理想的寬帶。
事實上,寬帶市場“最后一公里”接入難,寬帶建設資金不足,也是困擾運營商大問題。諸如寬帶的利潤空間有多大,100M/1000M寬帶是否能貨真價實等討論一直就沒有休止。
工信部這則《通告》對整個通信市場有著怎樣的影響?通信生活報(微信:maoqiying2008)與基礎運營商、民營企業大佬以及相關專家繼續了交流。以下是信息整理:
一、現狀:
以中國最大的民營寬帶運營商“鵬博士”(旗下擁有寬帶通和長城寬帶)與三大電信運營商寬帶對比。
1、價格對比:民營寬帶要便宜很多
這是鵬博士旗下寬帶通官網公布的資費標準: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寬帶通50M寬帶最低包年為1080元,包3年為2999元;而100M寬帶包2年為2180元,包4年才3599元。
北京聯通今年1月1日起開通100M和50M寬帶業務,其資費顯示為若單獨辦100M寬帶,包年3280元,但加入“沃自由”家庭套餐,則相當于110元月;北京電信也出爐了100M產品的標準資費,不限時包月使用每月280元,包年優惠后包年也需要2800元。
從北京地區價格對比看,寬帶通50M使用4年的寬帶,相當于使用電信聯通寬帶1年的價格。
2、用戶方面:電信運營商占90%市場份額
目前,鵬博士(包括寬帶通和長城寬帶)覆蓋81個城市用戶6000萬,繳費用戶800萬,其中50M、100M寬帶用戶超過200多萬戶; 鵬博士常務副總裁吳少巖接受通信生活報獨家專訪時表示,預計2017年底前,鵬博士在全國達到1億家庭網絡覆蓋,繳費用戶到達1500萬,重點在全國一、二線城市發展業務,逐步覆蓋二、三線城市。
國內市場除了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鐵通以及今年獲得固網牌照中國移動之外,還有鵬博士(長城寬帶和寬帶通)等民營寬帶服務商。工信部數據顯示,在全國2億左右固定寬帶接入用戶中,中國電信寬帶用戶公開數據為1.0617億戶,中國聯通為6874.2萬戶,由此可見,中國移動、歌華有線、寬帶通、長城寬帶等用戶僅3000多萬。除去中國移動,民營企業寬帶接入只占據不到10%的市場份額。
從數據上看,電信運營商寬帶接入占據90%以上市場份額。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分析認為,由于移動互聯網發展,寬帶市場仍然不飽和,后期對用戶爭奪會更加激烈。
3、資金投入:運營商重點向4G無線網絡轉移
工信部要求,開展寬帶經營繁榮企業應有相應資金,認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2000萬元人民幣。據不完全統計,主管部門以及電信運營商對申請虛擬運營商企業資金凍結或者收取超過1000萬元。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對筆者表示,虛擬運營商自身投入一般在2000萬元以上。因此,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企業均有機會進入寬帶領域。
虛擬運營商進入,對寬帶資金不足是有效補充。三大電信運營商均要將部分精力用作4G網絡建設。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韋樂平預測,中國電信或許會削減50%的寬帶預算,以補貼LTE,或許“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運營商知道痛了,可能會再考慮銅纜。”
4、運營模式走運營商成熟的“套路”
目前,鵬博士通過捆綁“大麥盒子”、4K電視等推廣寬帶,而三大電信運營商則通過捆綁手機號碼以及固定座機(最近,中國電信已推出“悅me”解決方案)。在虛擬運營商牌照發放之后,民營寬帶也可以捆綁手機套餐以及應用產品。
在這方面,電信運營商已有很好的運營模式,民營寬帶企業只需要申請虛擬運營商牌照,然后復制過來就行。
由此,不難發現,民營企業敢于推低價寬帶,主要是因為其市場運營成本較低(人力成本少,線下渠道包袱不大、用戶數量少,服務成本不高)。同時,有成熟的運營模式可以照搬,無需投入試錯成本。
二、民營企業為何要進軍寬帶市場?
根據曾劍秋教授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國家寬帶戰略”對民企放開,在寬帶(骨干網)的建設上,以“國家隊”(三大電信運營商為主體),以民營資本為補充,這樣才能發展更快;
2、市場需求和技術驅動。目前,中國寬帶市場并不飽和,寬帶的發展仍然難以滿足人們對信息消費的需求。譬如,ADSL寬帶已很難達到人們對互聯網視頻效果的渴求,因此“光進銅退”成為技術驅動力,而傳統運營商“轉身”需要一個過程。民營企業(鵬博士)一開始就上50M的寬帶,恰好能夠彌補運營商的不足。
3、民營企業自身利潤的需求。和虛擬運營商一樣,電信增值服務企業,用較低成本,提供更多的互聯網應用,譬如,通過“客廳服務”,同樣存在較大的利潤空間。目前,鵬博士提供的大麥盒子、4K電視等互聯網應用產品,已見到成效。
三、民企企業進軍寬帶面臨的挑戰
和傳統電信運營商一樣,擁有基礎網絡建設的鵬博士同樣面臨著“最后一公里”物業費用較高以及用戶對網絡越來越挑剔,更多挑戰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民營企業的寬帶品牌塑造。長城寬帶市場部人員給《通信生活報》訴苦說,長城寬帶和寬帶通提供50M光纖接入,因為價格過低,被誤以為“假寬帶”(其實,速度符合工信部規定的標準)。要改變用戶對寬帶通、長城寬帶的“認知”,必須提供比傳統電信運營商更為優質的服務(譬如,接單后3小時內安裝,而電信運營商則是2個工作日內安裝)
2、用戶迅猛增長,“線下服務”能否跟上市場步伐。
首批試點城市共16個:太原、沈陽、哈爾濱、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廈門、青島、鄭州、武漢、長沙、廣州、深圳、重慶、成都。試點時間為3年,《試點方案》自2015年3月1日起實施。
目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員工均超過50萬,全國營業廳已到了縣鄉鎮,甚至延伸到了行政村。公開資料顯示,鵬博士全國目前有1600家營業網點,網絡覆蓋58個城市,在職員工超過35000人,通信專業高級管理人員360余人,通信技術專業人員4200余人。
像基礎運營商一樣在全國建各地設立分公司、到處設線下營業廳,對民營企業來說不現實。在互聯網時代,運營商都將裁撤線下渠道店。另外,僅僅16個城市試點,是否服務范圍有點狹窄。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線上渠道何拓展更多的市場和用戶,這是民營寬帶運營商需要解決的問題。
3、網間結算,如何協調與運營商之間的關系?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鵬博士與中信合作運營骨干網絡,但也有一部分租用運營商的網絡,進行網間結算。用曾劍秋的話說,他們由“競爭合作走向合作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