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瑞光極遠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銷售熱線:010-51668966
24小時服務熱線:010-51668966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六街康得大廈
網站:www.wxyydpzs.com
SDH產生的背景
SDH技術產生的背景
SDH技術的誕生有其必然性,隨著通信的發展,要求傳送的信息不僅有話音,還有文字、數據、圖像和視頻等。隨著數字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70至80年代,陸續出現了T1(DS1)/E1載波系統(1.544/2.048Mbps)、X.25幀中繼、ISDN(綜合業務數字網) 和FDDI(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等多種網絡技術。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人們希望現代信息傳輸網絡能快速、經濟、有效地提供各種電路和業務,而上述網絡技術由于其業務的單調性,擴展的復雜性,帶寬的局限性,僅在原有框架內修改或完善已無濟于事。SDH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在各種寬帶光纖接入網技術中,采用了SDH技術的接入網系統是應用最普遍的。SDH的誕生解決了由于入戶媒質的帶寬限制而跟不上骨干網和用戶業務需求的發展,而產生了用戶與核心網之間的接入"瓶頸"的問題,同時提高了傳輸網上大量帶寬的利用率。SDH技術自從90年代引入以來,至今已經是一種成熟、標準的技術,在骨干網中被廣泛采用,且價格越來越低,在接入網中應用可以將SDH技術在核心網中的巨大帶寬優勢和技術優勢帶入接入網領域,充分利用SDH同步復用、標準化的光接口、強大的網管能力、靈活網絡拓撲能力和高可靠性帶來好處,在接入網的建設發展中長期受益。
SDH的傳輸原理
SDH采用的信息結構等級稱為同步傳送模塊STM-N(Synchronous Transport,N=1,4, 16流程,64),最基本的模塊為STM-1,四個STM-1同步復用構成STM-4,16個STM-1或四個 STM-4同步復用構成STM-16;SDH采用塊狀的幀結構來承載信息,每幀由縱向9行和橫向 270×N列字節組成,每個字節含8bit,整個幀結構分成段開銷(Section OverHead,SOH)區、STM-N凈負荷區和管理單元指針(AU PTR)區三個區域,其中段開銷區主要用于網絡的運行、管理、維護及指配以保證信息能夠正常靈活地傳送,它又分為再生段開銷(Rege nerator Section OverHead,RSOH)和復用段開銷(Multiplex Section OverHead, MSOH);凈負荷區用于存放真正用于信息業務的比特和少量的用于通道維護管理的通道開銷字節;管理單元指針用來指示凈負荷區內的信息首字節在STM-N幀內的準確位置以便接收時能正確分離凈負荷。SDH的幀傳輸時按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的順序排成串型碼流依次傳輸,每幀傳輸時間為125μs,每秒傳輸1/125×1000000幀,對STM-1而言每幀字節為8bit×(9×270×1)=19440bit,則STM-1的傳輸速率為19440×8000=155.520Mbit/s;而STM-4的傳輸速率為4×155.520Mbit/s=622.080Mbit/s;STM-16的傳輸速率為16×155.520(或4×622.080)=2488.320Mbit/s。
SDH傳輸業務信號時各種業務信號要進入SDH的幀都要經過映射、定位和復用三個步驟:映射是將各種速率的信號先經過碼速調整裝入相應的標準容器(C),再加入通道開銷 (POH)形成虛容器(VC)的過程,幀相位發生偏差稱為幀偏移;定位即是將幀偏移信息收進支路單元(TU)或管理單元(AU)的過程,它通過支路單元指針(TU PTR)或管理單元指針(AU PTR)的功能來實現;復用則是將多個低價通道層信號通過碼速調整使之進入高價通道或將多個高價通道層信號通過碼速調整使之進入復用層的過程。